用餐日期:2014/11/29
2014/10/27(豆皮壽司)、2014/11/01、2014/11/27
今天來是因為上一攤吃了很空虛的鐵板燒後,弄得小薰娘嘆氣閃人
所以提議吃它的饕爺很氣,而且吃完的我們真的很餓就跑到空虛鐵板燒附近的櫻壽司
得靠它補足剩下的胃袋和饕爺的好心情了~
這是櫻壽司2014/10/31版本(看不清的看這裡)
最近領悟到他們家豆皮壽司變化的關鍵點了
↓去【小薰OS】看囉!!↓
海味是蝦子
陸是松阪豬
重口味搭配著會讓口中清爽的味道
這道就這樣出現了~
饕爺說這道一定要配碗白飯才過癮
之前饕爺跟我形容他吃的這道是有點花鵰雞的味道和吃法
我倒覺得醬汁上的味道有點醬燒麵腸的味道,是好吃的那一種
饕爺見我一用嘴吐蝦殼,忍不住問我說幹嘛不用單手剝蝦殼的技術吃
A…我忘了,所以最後才用筷子剝蝦殼…
後來料理長說要弄一道special給在場的客人
先說好,"史背秀"可是不定時和不固定和當時絕不在menu上的唷
完全靠料理長的神來一筆,有感覺就會出現喔
無光版
醬油味的麻吉燒啊
它不走爆裂狀
感覺膨得差一點
這個特別的點是這個甜點是鹹的
事實上我吃過這種鹹的日式麻吉燒2次(但不是在這)
第1次很失敗,調味帶醬油的酸,而且鹹得我覺得快洗腎
第2次超好吃,不只入味且外表香脆,咬一口就QQ的,表面微焦有點脆
是有點像醬油糰子的味道,重點是那個香味很迷人,但可惜我忘了在哪吃
吃過後覺得調味ok,入味上還好,雖然沒達到QQ的,但我覺得還OK
所以我對於它的調味上覺得好,對於它的口感上覺得還好
饕爺覺得還好,沒特別的驚豔,而且對他來說鹹食不是甜點 好吧!他的要求有點限制,既然不在同個聊天室也就不用再討論了
再來碗帶點海味的味噌湯
but~我咬了一口覺得那個口感好像曼波魚和魚肚的口感
我個人喜好中不是很愛這個口感,雖然它沒有魚肚的腥味
可是這個口感真的沒很想碰耶!!!所以只好吃了兩口放棄它…
詳情請看【小薰OS】
不過我還蠻喜歡它的味噌湯
我喜歡它喝起來尾巴沒有個粉味,而且喝起來很順口很清爽
蒟蒻米紅豆湯
之前就吃過了,不過我覺得這次蒟蒻米的口感變好了
口感上有點像咬到鮭魚卵皮的口感
但是沒有爆漿也沒有鹹香味( 廢話)
不過湯一樣"摟摟A",而且沒加糖,沒味道但是解味是真的
不過對於饕爺而言這應該也不是甜點吧!因為沒有甜~
---------------我是分隔線------------
以下是饕爺拋棄妹妹,自行去吃和跟同學和同事去吃
因為吃的不是我,本人不代他發表任何意見,so~看看就好
2014/10/27-饕爺人很好,路過帶回家給妹妹
以下是饕爺用他的前任小米不知幾代的手機拍的
饕爺不是很習慣拍照,只是偶爾打打卡的人,所以拍的就是當看看
2014/07/24 +2014/07/24
2014/07/24
蔥花鮪魚握壽司
紫海膽軍艦
炙燒明太子比目魚旗邊
鮭魚塔塔燒
味噌松子牛小排
生魚片
豆皮壽司
2014/11/01-饕爺跟朋友的聚餐
明太子沙拉烤筊白筍
炙干貝佐鮭魚卵
象拔蚌
日本富山小白蝦
小九孔
海膽山藥佐魚子醬
日本北海道秋刀魚
日本鰤魚
白旗魚
2014/11/27 同事聚餐後,人很好帶了豆皮壽司給妹妹小薰
這次的口味是甜中偏酸的,豆皮的甜搭上醋飯的微酸味
直到吃到最後一顆時破解了我對於他們家豆皮壽司的疑惑
他們家的豆皮壽司好吃,但後來漸漸的覺得跟當初那個驚豔下少了點什麼
一樣有飯島香鬆,一樣是日本壽司皮,一樣的師傅做的好吃醋飯,但就是少了點什麼
尤是是最近帶回來跟在那吃的都偏甜了點,到底是怎麼了呢?
直到最後吃到一顆讓我有當初的驚豔感,抓住了我當初喜歡的那個點…
原來就是海苔啊!有時飯島香鬆的調味撒上醋飯沒有什麼改變
可是每次沾不一定有海苔,所以有時候只有一點鹹並沒有辦法蓋過豆皮的甜味再配上醋飯就甜了
我特別吃有海苔的那1小塊,就是這個味,適度的海苔香和它的鹹味平衡了甜味
對於饕爺而言可能這點甜不算什麼,但對於小薰而言,我沒那麼喜歡甜的人那個甜就很明顯
以下是由iphone 6 plus拍攝
2014/11/27- 饕爺和同事一同用餐
給預算請料理長搭配菜色~
他說最後還有一個紅豆湯懶得拍~
山芋鮪魚佐馬糞海膽
生魚片:
水針,白旗魚,鮪魚
沙拉
三味油旗魚串燒
焗烤海大蝦
海陸生薑燒
南瓜海鮮濃湯
【小薰OS】
1。豆皮壽司有變化
饕爺同事聚餐完就會很好心的帶份他們家的豆皮壽司回來
但最近我覺得有點甜,但饕爺覺得很好啊!(他是螞蟻來著~)
醋飯甜和日本豆皮甜,讓我覺得稍有甜膩的感覺
直到一樣是撒我喜歡的飯島香鬆版本,但就是覺得甜了點
直到我吃到11/27的最後一顆豆皮壽司後有了新發現…
關鍵點就是海苔,海苔的鹹味平衡了甜味,提升了味覺
他們家的豆皮沒油耗跟醋飯中的驚喜,是我難忘的關鍵點…
2。茶換了
先說好,這是我本人怪異體質,不是店家問題
本人喝茶會吐,除了抹茶、麥茶和沒有茶葉的茶(據家開茶業行的朋友說是茶鹼問題)
我個人是不知道啦!但總之我喝有茶葉的那種會忍不住就吐,從小到大都這樣
本來以為是從前的麥茶,結果一喝雖沒吐,但全身有著不舒服的噁心感
我以為是有茶葉的茶,但喝起來又不是紅茶和綠茶,而且我又沒吐
那味道比較偏向第一泡的淡而稍有味的茶味,其實排除個人體質,它還不錯
3。紀錄分篇寫
本來是一起紀錄啦!但畢竟換了新的烤師傅,上篇是由小師傅先暫代
手藝功夫不一樣,當然也要分開記,就不是現任新師傅之手,不妥
所以我就分開紀錄了,板前師傅一樣是料理長,所以就不用分啦
其實我覺得換師傅我會希望知道耶!至少口味不同不至於整店黑掉
有新手藝也算嚐新的一種,所以新的一篇紀錄,所以不入同一篇
4。那個鹹的麻吉燒
再次說明,那是料理長突然想到的,不是菜單裡的菜色
印象中好像料理長都在前面跟我們邊聊天邊做板前料理,他有離開嗎?
啊厚!我忘了!是他做的嗎?我忘了耶!!
5。雖然我號稱不吃三樣:
☆牛:會過敏,但為了愛吃可以破戒,除了小薰娘和身體狀況不佳時不能吃
★芋頭:小時候幼稚園連吃1禮拜各式芋頭料理,第3天吐了,那個味道使得身體反感,所以休想
☆茶:我的怪異體質,除了抹茶和沒茶葉的,我也不知為何的怪異體質
✔其實我不愛魚肚和雞胇的口感和生胡蘿蔔味和奶油及奶泡的口感和奶粉味的粉感
和一些苦過頭的東西無法入喉的東西,但這些處理過或硬吃是可以的
✔豆類是因為我是屬於易脹氣體質,不過我只有偶爾身體狀況不佳才不吃,我愛吃!!
除了那三樣(嚴格說起來是2樣),牛肉只要身體狀況沒不好或小薰娘不在都行
反正我不能吃,還有其他朋友或饕爺可以吃,不影響大家興緻
6。老話一句:
我們就是一般客人,愛吃就去吃,沒什麼葉佩文,我的原則很清楚
寫食記就是因為現代人習慣看了分享再去吃飯,朋友們想看會問懶得回才生出來
是我拍的就每張照片都有日期,我故意不改檔名,剛好讓自己好紀錄
是我吃的我分享我的感受,不是我吃的我分享我哥或朋友的照片(檔名不同)不加說明
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個人喜好,沒什麼好說的
7。因為很重要,所以要一再重覆
A。饕爺是走隨心情點餐吃飯型,所以他吃飯時,
偶爾看到什麼會直接加點,所以我不清楚他又點了啥
師傅說我們點的有些是饕爺單點再放在一起(有時是今日有新鮮貨就點)
所以我要是單寫菜名,人家拿著照片來卻不一樣就。。。
B。再加上我真的有說過,生魚片是以當天漁貨買了什麼才有什麼
不是點了就是會有一模一樣的出現,因為很重要,所以一再寫!!!!
C。這裡常會有不定時的新鮮貨,所以有什麼就問店家吧。
【小薰ps】